11月4日晚7點,秋冬之交的山東濟南街頭寒風瑟瑟,行人稀少,但在濟南市中心的歷山劇院,不少民眾早早來到劇院,等候一部演藝“舶來品”——來自愛沙尼亞的ARSIS手搖鈴室內樂合奏音樂會。演出中,市民尚立業小聲告訴記者,這次他只花了100元就買了3張票,夫婦倆帶孩子來感受異國風情。當晚,歷山劇院持票進場觀眾近千人,上座率八成左右。這是歷山劇院10月起推出的“世界藝術之窗”國外精品展演的小片段,也是山東省大部分劇場發展現狀的縮影。 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落幕至今,山東各地劇場根據自身特點,著力探索能發揮劇場優勢的運營思路,并取得了一些經驗。 打造品牌,積累大量人氣 歷山劇院位于濟南市繁華城區,地理位置優越。“十藝節”前,劇院門口用“門庭冷落車馬稀”形容也不為過。“十藝節”籌備期間,歷山劇院作為展演場地進行了整修改造,斥資上千萬元。山東演藝集團副總經理、歷山劇院負責人于劍說:“有這么好的場地,不利用起來就是糟蹋東西。”“十藝節”閉幕后,經過一年時間運作,歷山劇院陸續承接了“紀念程硯秋先生誕辰110周年經典劇目展演”“全省優秀小型戲劇新創作劇目展演”等演出,“周末相聲俱樂部”“世界藝術之窗”等演出品牌在泉城更是家喻戶曉。 與歷山劇院境況相似的還有山東省會大劇院,這個坐落在濟南西部新區、斥資20多億元的建筑,起初并不被外界看好。“位置太偏,誰愿意去?”“建這么好,門票是不是很貴?”一年后,人們對劇院的質疑逐漸消解。盡管位置偏遠的硬傷無法克服,但省會大劇院還是交出了令人滿意的答卷。2013年11月正式運營至今,省會大劇院自辦“2013大劇院開幕暨新春演出季”“2014大劇院首屆藝術節”“2014大劇院暑期嘉年華系列演出”等活動,積累了大量人氣。劇院方提供的數據顯示:自“十藝節”閉幕后至今年10月31日,山東省會大劇院共舉辦各類演出活動241場次,包括合作運營演出165場、各類藝術推廣普及活動26場。2013年10月以來,大劇院累計售出演出門票近12萬張,接待觀眾近20萬人次。 票價優惠,百姓走進劇院 實行低票價、主打文化惠民,是山東省內“二線”劇場吸引觀眾的方法。“十藝節”籌辦期間,山東建設或改造了52個演出場館,總投資98.31億元。除少部分在濟南、青島等大城市外,大多數場館在地級市或縣級地區。本地居民文化消費水平有限,“十藝節”后怎么辦?部分地區打出了文化惠民牌。 在泰安市,當地居民視泰安文化藝術中心為地標性建筑。文化藝術中心里的泰山大劇院,也成為泰安市民休閑娛樂、接待賓朋的新去處。劇院幾乎每天都有反映當地風土人情的演出,還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在登泰山之余前去參觀。 “作為泰安市委、市政府投資打造的重點文化建設項目,如果沒有科學的管理和市場開發運營,就會造成資產的閑置和沉重的經濟負擔。”泰安市文廣新局局長劉康說,劇院投入使用時,當地政府部門對各地劇場運行情況進行了考察調研,并最終決定打出惠民牌:由本土文化企業接管,排練駐場演出劇目,發揮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優勢,讓尋常百姓能夠走進大劇院享受高雅藝術。泰山大劇院的駐場演出如今涉及音樂劇和雜技劇,20元、50元的門票占70%。從去年8月至今年10月10日,音樂劇《泰山情緣之石敢當》在泰山大劇院駐場演出超過200場,并推出教師、學生、出租車司機、導游等惠民演出專場,累計惠及民眾6萬多人次。 抱團取暖,加強項目合作 2013年國慶節前夕,山東劇場院線在濟南揭牌。而在此前的2013年初,由山東演藝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全省189家演出劇場、藝術表演團體、演出經紀機構成立的山東演藝聯盟也正式成立。山東劇場院線成員單位、淄博劇院副經理張立新表達了自己對劇場抱團取暖的期許。他說,基層劇場有些還屬于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,沒“資本”、沒膽量獨自引進劇目。“山東省內劇場聯合在一起,聯合引進劇目,甚至聯合打造劇目,有利于充實基層劇場的演出內容。” 最近,于劍(jian)還在忙(mang)著參與制定(ding)《劇(ju)場等(deng)級劃分與評定(ding)標(biao)準》,倘若申請通(tong)過,該《標(biao)準》將成為全國首個劇(ju)場地(di)方標(biao)準。于劍(jian)說,“十藝節(jie)”后,山(shan)東劇(ju)場迎(ying)來(lai)了發(fa)展(zhan)繁榮的關(guan)(guan)鍵(jian)時期,破除思想障礙闖(chuang)出去,通(tong)過項目(mu)合作實現市場業態的培育,是今后山(shan)東各地(di)劇(ju)場負責(ze)人應該關(guan)(guan)注的領域(yu)。
(來源:中國文化報(bao)) |